彩图解答:早幼红细胞。其核中隐约可见核仁,但不清晰,染色质也有点粗,所以还是归早幼红细胞。原始浆细胞的核浆比更小(即胞质更多些),其胞质中常有空泡及核偏位,而这个细胞没有。
彩图解答:早幼红细胞。该细胞主要应与异淋区别。后者染色质粗,胞核也不那么圆形,胞质常会更多些、有空泡等。而该细胞染色质粗颗粒状,核非常圆。
彩图1解答:淋巴细胞(左),异型淋巴细胞(右)。左边细胞胞质呈淡蓝色(略带灰)而没有中性颗粒,胞体也不大。右边细胞的胞体大、胞质较深蓝且较多、染色质较粗,这些都是异淋的特点。而早幼红细胞胞核圆形、染色质较细,核常居中,血片出现早幼红细胞的概率远远低于异淋。
扩展阅读
早幼红记忆歌诀
早幼红属嗜碱性,浆多色蓝稍透明;
核仁模糊或消失,质变粗密核居心。
早幼红细胞:又称嗜碱性母红细胞,在正常骨髓中约占1.5%左右,在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经特殊治疗后数量增多。胞体较原红细胞小,约16微米,圆或椭圆形,较规则,一般无伪足突起。胞浆较丰富,核浆比较大,深蓝色,比原红细胞浆透明一点。胞核圆形,位于中央,核膜清楚。核染质较原红细胞粗糙紧密,呈粗颗粒状甚至浓集成块,核仁模糊或消失。
大家有好的意见和建议请留言
王霄霞老师简介:温州医科大学血检教研室主任,从事血细胞形态学教学及临床二十多年。主编有《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等专业书籍。王霄霞老师微博是迄今为止第一个纯专业的血细胞形态学微博。
PS:本平台过年期间发布的这些血细胞图片和讲解均是王老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之精华所在(在此对王老师的无私奉献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大家能够互相转告,让更多的同行加入血细胞形态学学习的行列中来,我们的口号是“每天提高一点点”!
小龙相信:日积月累之下,大家的血细胞识别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