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的生活与健康报
肺炎支原体感染成为冠心病的发病因素,其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有直接和间接两条途径。直接途径是支原体感染可引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因为肺炎支原体侵入呼吸道后可转移至冠状动脉,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慢性感染或免疫反应,致使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内皮,促使已有粥样硬化斑块增厚或变得不稳定,还可通过引发血栓形成而促使新的粥样斑块。间接途径有两条:一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促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引起脂代谢异常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二是肺炎支原体感染过程中体内C反应蛋白的血清水平明显增高。C反应蛋白是一种全身性炎性指标,可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破裂,在冠心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由此可见,中老年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保护好自己,减少感染机会,降低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不利影响。特别要加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治环节。首先,要重视预防环节,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感染负面影响的关键性措施。预防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多参加适宜运动,增强体质,改善免疫功能和呼吸功能。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项目为主,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可以考虑辅以配合呼吸功能训练。
注意御寒保暖,及时添加衣服和被褥,避免受凉感冒;定期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
平日里要多喝白开水,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要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以保护好胃肠道。
(韩咏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