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婚礼就因为一件内衣成了闹剧,不欢而散,怎么可能?我看离婚是蓄谋已久,根本就不想结!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分手,所有的分手都是蓄谋已久。
近日,网上持续发酵的“新郎因买内衣不合适迎亲被拒”事件有了新的进展,女方父亲发声:自己为了女儿的幸福也准备了很多,我们不是为了钱。
不管女方说的是不是真的,看了整件事件的新闻报道,其实真相已经很清晰了:双方早在婚礼之前,就已经因为各种问题积怨很深,在结婚当天新郎迎亲时买了小号的内衣,只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且在看了婚礼各方面的发声,包括新娘的发声,新娘父亲的发声,新郎一方的发声,旁观者的发声,以及记者采访后的发声等。给人就一个感觉,这两个人真的不适合结婚,他们也幸好没有结婚,否则结了婚也只会很快离婚!
因为两家人都不太懂事,都太意气化,没有任何的大局意识,甚至没有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关爱。双方在这种心态下,婚姻根本是过不下去的。因为一件内衣就离婚,也能够看出来当前很多人对结婚和离婚是多么不在意,也可以看出来为什么社会上的离婚率会那么高。
而且看双方的解释,也都只是说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唯独没有说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夫妻二人的感情如何?
好像这一对小夫妻之间根本没什么感情,完全是在家长的影响下结的婚,那怎么能行呢?两人年认识,交往到年,今年3月订婚,12月是30号已领证。男方给了女方8.8万元彩礼,也给了2万元购买衣服。按说接触的时间也不短了,相互之间的感情也深了才能谈婚论嫁,但是就现在的情况看来,这两个人实在没什么感情,就匆忙要结婚,真的是难以想象!
不过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确实已经谈不上什么感情了,男女双方都说没有感情要离婚了,这也是正确的。即使现在不离婚,以后真生活在一起没多久也会去离婚。如果这个事情没有双方父母的参与,就是小两口之间就内衣商量一下,也就是一个吵吵嘴红红脸的过程。但这事让双方的父母一参与,就变成了不可调节的矛盾。这个事情也充分说明,小夫妻之间有任何事情都尽量不要让双方父母参与,否则小矛盾就会闹大,婚姻很容易走到尽头。
下面笔者来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第一,内衣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根源还是两人积累起来的矛盾。
这两人已经认识三四年了,并不是那种短期相识的“闪婚”,而结婚筹备一事,自然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如果说之前没有什么问题,就因为一件内衣就可以引发如此大的矛盾,显然是掩耳盗铃的。
实际上,肯定之前两人因为种种小事就已经累积了一些冲突,而内衣事件也暴露出双方在沟通、尊重彼此、冲突化解、大家庭和小家庭分歧如何处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所以,内衣事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这些矛盾积累过后的一次总爆发。
我相信,即便不是这款内衣,他们也会因为如内裤、外衣、牙刷、被褥等其他的问题引发矛盾的,因此纠结内衣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许多婚姻和感情中的问题也是如此,不要去纠结那个具体的事件,应该要从这个表象问题深入下去,去了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才比较有意义。
第二,连内衣这件小事都处理不好,其他大事恐怕更难处理得好,早泄暴露出来未必是坏事。
有不少网友表示惋惜,说两人既然都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就不要因为内衣这样的小事大吵大闹了,何至于因此感情破裂?我倒是觉得,恰恰是因为这一件小事反应出的问题太大了:他们连处理这件小事的能力都没有,何谈其他?
要知道,即便之前矛盾重重,但是毕竟两人都决定举行婚礼了。为何要在这样的时候,依然情绪化地处理问题,最后放大到网络上,引起如此大的矛盾冲突?这是否表明,他们要么是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要么是双方根本就不想好好去处理问题了呢?
如果他们真的结婚,将来要面对的家庭问题会更加复杂和严峻。这些问题,都非常需要两人齐心协力、互商互联、各退一步、去智慧解决,怎能动不动就情绪化来处理和应对呢?显然,以内衣事件来看,他们两人恐怕到目前为止都不具备处理更复杂问题的能力。到此为止,可能还是一件好事,以免酿成更大的问题。
第三,两人的婚姻,其他人请不要掺和。
当然,这件事也暴露出一个很明显也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双方父母的掺和影响。无论是在采买内衣,还是在这件事爆发舆情后的处理上,双方父母的角色都太持重了,双方父母都在媒体大肆发声,甚至连表哥之类的人物都出现了。当然,父母关心爱护子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两人毕竟已经是成年人了,是否结婚、婚礼如何进行、矛盾如何化解应该由两人共同去协商解决,其他人干预过多,只会起反效果,以内衣事件的结果论,也确实如此。
这也是目前许多新婚或恋爱关系中普遍性存在的问题,即一张婚床上躺着的人太多了,当那么多人都对这桩婚姻说三道四的时候,只会导致问题复杂化,真正该负责的人已经失去了掌控关系方向盘的权利和能力。
因此,还是希望这两对父母能从中引以为戒,因为你的过度关心和好意可能会导致子女婚姻的不幸,还是让他们自己去沟通和处理问题吧!
那么,大家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呢,你认为仅仅是一件内衣的问题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作者:寥若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