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坚持坚持按揉四个长寿穴一个月,

中药可以治愈白癜风吗 https://m.39.net/pf/a_4624549.html

之前在新闻上看到这样一则案例,在一架航班上,一名乘客突发癫痫,神志不清、四肢僵直。幸运的是,飞机上恰好有一位医生,立刻对这位乘客展开施救,用牙签在病人的百会穴上狠狠地扎了下去,将这位病人救了回来。

祖国中医博大精深,但好多人因为不了解或道听途说而不相信,收益的人屡试屡爽!

人体穴位众多,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

图为针灸铜人,收藏在北医院(医院)深圳中医药博物馆内。

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个“长寿穴”:一个是“涌泉穴”,另一个是“足三里穴”,还有关元穴和太溪穴,常“侍候”这四个穴位,可达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功效。

1、足三里

相传日本德川幕府时代有一长寿之人万兵卫,有岁高龄,其妻有岁,其子岁,孙子岁,个个精神很好,健步如飞。德川将军问万兵卫有何长寿之术。万兵卫答道:“这事不难,我家祖传每月月初八天,连续灸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

唐代名医孙思邈活到多岁,他说过,“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说常灸足三里,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代表穴,也是最重要的长寿穴之一。

中医认为,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器脏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人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而足三里穴则能担此重任。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

1、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

《四总穴歌》中说:“肚腹三里留。”意思是说,凡是肚子、腹部的病痛,都可以通过足三里穴来摆平。

如果产生了便秘、口臭,伴有头昏脑涨的情形,一般是胃热太盛了,需要从胃经泻去亢盛的胃热。建议按摩足三里穴,每次5分钟,每天2~3次。

2、补脾健胃、补中益气

中医养生认为,按摩足三里穴位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功效。

每天坚持刺激,每天饭前饭后各半小时的时候按两侧足三里穴每次至少揉3分钟,可以左右交替着刺激。

3、促使孩子长个

家长多给孩子按摩足三里和涌泉穴,可以增加经络的运行和人体全身气血的营养,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的发育,促使孩子长个,每天可按3~5分钟。

4、防早泄

足三里对于经常感觉疲惫、怕冷、气力不足甚至容易早泄的男性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保健和辅助治疗穴位。常按摩此穴,有助于男性补阳、防早泄。

足三里按法有讲究

这个穴为什么叫“足三里”呢?

其实,“里”通“理”,就是管理、调理的意思。足三里可以写作“足三理”,意思是可以通过这个穴对身体进行多种多样的调理。

“三理”到底是哪三理呢?就是理上、理中、理下。

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

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

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隔姜灸足三里穴

灸取于火,火性热而属阳,其性走而不守,善入脏腑。灸条或灸炷用艾绒制成,取其辛香之性,以通十二经络,理气和血。古人用灸法来治疗疾病的记载很多,灸的作用不但能治病,而且对人体有突出的保健作用。

过去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名言,意思是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就要经常灸足三里穴,使该处常有灸疮。因古代多用直接灸,灸后要发灸疮,故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

如患有“心痛”证(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经过每日隔姜灸足三里穴三壮,10天后疼痛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长期施灸后,不但让“心痛”症状消失,且能恢复正常工作。

一哮喘病患者,每至春秋两季即哮喘发作而住院治疗,已五、六年,经用隔姜灸足三里穴之后,至春秋季节,发作明显减轻,不但不需住院治疗,而且能坚持全日工作。

经用隔姜灸足三里穴,3个月左右,自觉体力明显增强,在工作之余,不但能用较多的时间读书、备课、参加社会活动不感到疲倦,而且睡眠、饮食亦较灸前香甜,且精力充沛不易感冒,说明灸法有补阴益阳、通畅经脉气血的作用,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

足三里穴是胃经的下合穴,“合治内府”,有扶正培元,袪邪防病的作用。《千金方》记载“灸五百壮,少亦灸一二百壮”。灸之可使身体阴阳平衡,收到祛病延年之效,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谓。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然而延缓它的进程则是完全可能的。如能坚持应用祖国医学中的保健灸法——隔姜艾灸足三里穴,确能使老年人延缓衰老,健康长寿。

2、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对于按摩涌泉穴的好处,有歌诀云:“三裡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能益气精神,诃护三宝物;识得其中趣,寿星随手摘。”可见,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神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1、补肾壮阳、强筋壮骨

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

每晚睡前,盘腿而坐,用双手按摩或屈指点压双侧涌泉穴,若能长年坚持,自然会增强肾脏功能。

2、缓解手脚冰凉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老年人常常阳气不足,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腰膝酸软、心慌、气短等症状,这时要开始给肾“加把火”,不妨没事常搓搓涌泉穴。

用手掌快速揉搓涌泉穴,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下,接着揉搓各脚趾下,坚持揉搓此穴会促使手脚冰凉的症状减轻。

3、舒解郁闷、增精益髓

气郁体质的人情怀不畅,闷闷不乐时间久了必然会阻滞血液的运行。按摩涌泉穴,可以让大脑的左右半球产生兴奋和抑制,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得到有效调节,并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人的体力和精力,使气机郁滞的状况得到缓解。

3、关元穴——封藏一身真元之处

中医认为元气禀于先天,藏在肾中,又依赖后天精气充养,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4、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

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看完之后是不是很好奇,有没有跃跃欲试的冲动,身体是自己的,自己是自己的医生,为了自己,心动不如行动,今天就动起来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dangyu.net/zxdbxynx/11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